中国智慧城市百人访谈系列010——中睿信技术中心总经理陈成斌
时间: 2020-06-01 来源: 智慧岛百人会

中国智慧城市百人会(百家号:智慧岛百人会)独家专访中睿信数字技术有限公司技术中心总经理陈成斌,本次专访是“中国智慧城市百人访谈”系列访谈之一,收录在《中国智慧城市百人访谈》第1期“科技战疫专刊”。

智慧城市发展,中睿信已起航

--中睿信数字技术有限公司技术中心总经理 陈成斌

百人会:新冠疫情爆发之后,以AI智能技术为主的新兴技术大放异彩,疫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也催生了很多新的商业模式,也让人们对疫情之后的城市治理现代化产生了很大的期许。您怎么看待以AI、5G、AR、机器人等新兴技术在未来城市中的融合介入?中睿信在如何将这些新兴技术叠加到自己的未来城市战略?

陈成斌:经过这段新冠“战疫”时期,相信人们都更加体会到新时代新科技手段应用给大家带来的便利和温馨。中睿信也始终心系疫区人民与奋战在一线的医护人员,密切关注疫情进展,利用信息技术为应急指挥、远程医疗、远程会见、远程执法、远程督查、远程慰问等场景提供解决方案和技术产品,为打赢抗击疫情的攻坚战贡献力量。

现在随着疫情发展的减缓,国家层面也再次强调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我们可以看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本质就是为AI、5G、AR、机器人等新兴技术的广泛应用、迭代更新铺垫基础。新兴技术融入城市生产生活是必然趋势,大致来看,我认为其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促进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前些年,我们新兴技术与经济产业两个关键词放在一起,大多还是培育新兴战略性产业。经过这些年的发展,以新兴技术为代表的数字产业化已经得到了长足发展,比如大数据、云计算等产业,以及网购、网游等互联网经济。而现在以及未来将更多地是将新兴产业与实体经济、传统产业进行融合,催生更强的工业互联网,带动更多的企业“上云用数赋智”。只有繁荣的经济基础,城市才能得以持续发展提升。

二是培育一批科技人才。城市的根本是人,新兴技术融入城市生产生活的各个环节,不仅给人们带来创新的体验,同时也通过教育、培训和实践在改造人才的知识结构。城市发展与人才培育是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三是打造无感的智慧应用环境新一代的科技是智慧化的手段,而最终是要有机融入到城市治理、服务的各个环节中,这应该是智慧城市建设的最终目的。现在提到的远程医疗、在线教育、电子政务等各类智慧化应用,在未来都应该成为人们的生产、生活习惯,就像对水、电的需求一样,新兴技术的应用就这么自然而然地发生在你我身边。

中睿信数字技术有限公司由大华股份四大业务板块之一的以政府为核心的智慧城市业务发展而来,是为适应国家实施大数据发展战略,推进数字城市和数字政府建设,基于中信产业基金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领域金融运营商和大华股份以视频为核心的智慧物联解决方案提供商和运营商的战略定位,由中信产业基金控股大华股份参股,于2020年在杭州合资成立,首期注册资本金8个亿。

中睿信的成立初衷就是要致力成为全球领先的集咨询规划、投资建设和运营服务于一体的新型智慧城市综合运营服务商。我们不仅仅关心新兴技术与城市发展业务应用的环境打造,还注重以自身的资金、技术积累为智慧城市建成后的运营,以智慧城市运营活动既可以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也会为地方培育科技人才贡献一份力量。

百人会:2020年,以国家“新基建”布局为起点,数字信息基础设施迎来了快速建设期和应用期,智慧城市建设也终于进入快车道,在这样一个智慧城市建设的全新发展阶段,中睿信如何看待这个发展的前景和趋势?中睿信在市场竞争力方面已经蓄力了哪些优势?中睿信对自己在智慧城市建设方向的最新战略和布局?

陈成斌:最近,在国家层面的“新基建”和“数据要素市场”的指导下,我们也看到了智慧城市下一阶段的建设方向越来越明晰,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过去的智慧城市建设成果和基础,经历了以网络、机房、门户等为主要建设的“基础级”,以城市行业应用为聚焦的“专题级”,到围绕“善政、惠民、兴业”目标实现业务、数据、感知融合的“综合级”,智慧城市正在迈向“智慧化”,即万物互联基础上结合AI、5G、AR、机器人等新兴技术,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全面应能用于惠民服务、精准治理、生态宜居等多个方面,实现机器的主动感知和主动推送,真正围绕“以人为本”的理念,让城市从智能化走向智慧化。

正如前面所说的,中睿信基于中信产业基金和大华股份的各自优势,打造好技术和运营服务的双驱能力优势,将联合智慧城市生态一起为我国智慧城市的健康发展贡献力量。

具体而言,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为各级政府提供信息化建设规划咨询服务,帮助客户高效高质量实现数字化转型;

第二,在智慧城市业务服务领域,致力于社会治理、市场监管、经济运行、环境保护、民生服务等多维度的深层次应用,让城市从智能化走向智慧化,核心产品有城市运营管理中心、城市驾驶舱、城市大数据平台、城市赋能平台等。

第三,在社会治理领域,按照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进策略,探索城市治理新模式,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核心产品有基层治理实战平台、城市管理集成平台、党建管理平台、网格管理平台、社区管理平台等。

第四,在公共安全领域,致力于智慧型平安城市的建设工作,提升城市应急管理能力,为城市公共安全尽一份社会责任,核心产品有警务大数据平台、多维大数据合成作战平台等。

第五,在交通管理领域,面向交通提供领先的、专业的行业解决方案,为交通的平安和畅通做出持续的贡献,核心产品有城市交通大数据分析平台、城市交通集成指挥平台、设备资产运维管理平台等。

运营服务的优势当然是对团队多年项目运营管理经验的自信。因为根植于大华股份的智慧城市业务,我们已经累计运营管理超100亿的项目,具有高效精准的融资能力,支持EPC、PPP、BOT、政府购买服务多种项目建设模式,聚焦城市智慧化应用的能力构建、业务优化、人员培养、运营创新。首先,通过我们的运营管理服务,对智慧城市做到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运维,至少降低城市信息化迭代、创新建设10%以上的投入,交付周期也比行业平均缩短20%以上,培育本地专业信息化人才,支持区域信息产业的发展。其次,聚焦城市行业业务优化、综合业务提升,依托运营公司整合运营商、工程服务商、软件服务商及行业精英人才等资源,助力客户信息化人才的积淀。最后,依托项目建设,创新开展项目资产的运营;围绕行业业务开展的支撑,沉淀积累丰富的行业业务数据,对数据进行有效建模和加工,依法合规服务于其他行业应用。

报道来源: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68270661049152897&wfr=spider&for=pc



相关文章